繁体字实用指南(一)

概况 初次阅读繁体字书籍会感到吃力,有些字能模糊辨识,有些字却因为差异太大而看不懂。 下面是前一句话的繁体字版,大家可以试着读一读: 初次閱讀繁體字書籍會感到吃力,有些字能模糊辨識,有些字卻因為差異太大而看不懂。 繁简分化的变迁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,许多学者把国力的落后归咎于教育的落后, 又把教育的落后归咎于汉字的落后。学者钱玄同发表声讨汉字的檄文,认为取消汉文改采英文或法文,可以彻底剿滅道教、废除孔教、“使中国民族为20 世纪之文明民族。”鲁迅也赞同文字改革,提出要废除汉字。他在多篇文章中说:“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”、“要推行大众语文,必须用罗马字拼音”、“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”、“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,病菌都潜伏在里面,倘不首先除去它,结果只有自己死”、“如果不想大家来给旧文字作牺牲,就得牺牲掉旧文字。” 钱玄同和鲁迅等学者支持的“汉字拉丁化”方案被证明是不可行的。只记录读音的拉丁化方案无法区分像“邮票”和“油票”这样的同音词,而根据《中文拼音辞汇初稿》统计,超过10%的汉语词汇都同音。同一时期,也有学者支持另一种相对保守的方案——简化汉字。1909年,陆费逵发表“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”一文后,许多学者整理了历代流行于民间的非正式“俗字”。国民政府于1935年公布了《第一批简体字表》,收字324个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吴玉章和黎锦熙等人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,遵循从俗从简、规范化、稳定性、实用性的原则继续了汉字简化工作。1964年公布《简化字总表》,收字2238个,之后相继对总表进行了小范围改动,发展成如今通行的简化字。虽然《简化字总表》收字众多,但大部分简化字是由类推简化的原则衍生而出,其实简化的核心汉字只有515个。汉字简化是否必要、利弊得失等复杂问题,我们这里不做讨论,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阅读“参考”部分的第一条。

繁体字实用指南(一)
繁体字实用指南(一)
Kevin Li

❤️ Open Source, Web Dev, programming languages, and Hanzi 漢字